• 中等师范教育的萌芽
  • 图为张謇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徐家汇创办“南洋公学”。建校初期,设立了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四院。其中,南洋公学师范院是我国最早的中等师范教育性质的官办学校,具备中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的特征。图为南洋公学创建时期的校门。1902年,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1853...

  • 中等师范教育的探索
  • 1902年,清朝政府颁布了由张百熙(1847—1907)拟订的《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但未实施。图为张百熙(左),《钦定学堂章程》(中),“壬寅学制”系统图(右)1903年7月,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清政府于次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

  •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启
  •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开办新式工厂和新式学堂,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图为1862年开办的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京师同文馆旧址,以外国人为教习,培养外文译员。张之洞(1837—1909),清末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关系至重。图为张之洞及...

  • 中国古代“师范”思想
  • 甲骨文中“文师”的记载,是“师”字最早出现。商周时代,“师”是最大的军队编制单位。西周时期,建立了“学在官府”的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学在四夷”,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执业教师。图为古代中国师道观的二位代表人物:孔子(左)、荀子(右)。西汉的董仲舒用了“师”一词,司马迁用了...

  • 共4条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