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1-08-30 17:40:34         浏览数:0

备受关注的“全国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建设工程正在顺利推进中。该馆自筹建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和教育领域专家的关心支持。



2021年7月26日,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总督学柳斌(右一)在北京听取了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秦敏(左二)关于中师陈列馆建设相关情况的专题汇报。柳斌对中等师范教育的历史贡献和中师陈列馆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不仅为中师陈列馆题写馆名,还向中师陈列馆捐赠了本人著作的书籍。



柳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中央纪委驻国家教育委员会纪检组组长、国家教育委员会总督学、教育部总督学。曾任中共十四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素质教育”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著有《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柳斌谈素质教育》等作品。



柳斌回顾了我国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肯定了其对中国教育乃至中国人口素质的提高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并对江津区建设中师陈列馆给予了赞扬和肯定。

1、中国的教育要发展 要把师范办好

※ 中国的教育要发展,要把师范办好,培养一批好的老师出来,才能解决好我们十四亿人口大国的教育问题。

※ 我的母校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启功先生写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师大的这幅校训自始至终都记在我的心里。在学习方面,你要学到本领,能够做别人的老师;你的行为,你的道德品质,要能够成为整个世上的模范,成为师表。

※ 抓好师范教育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2、中等师范教育为中国基础教育作出重大贡献

※ 如果不解决人民群众识字、写字、读书、算算数,不解决读写算的问题就不能够提高人口素质。解决读写算的问题靠谁?是靠教育,靠基础教育。读写算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也是学习能力的核心。这个问题在什么时候解决,在小学阶段解决,有的涉及到计算方面的能力要在初中学习。解决每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问题,这是提高国民素质最基础的基础。

※ 198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成立,首先解决义务教育的问题,把小学和初中的问题解决,让每一个人都能上小学,能上初中,所以定的制度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要把义务教育抓好,首先必须解决师资的问题。所以我们就在办好师范的问题上下了很大功夫。

※ 以前的师范,他们都是一批“志愿军”!当小学老师是他们的志愿,他们愿意为小学教育献身,不去追求要考大学、要留洋,追求的是“我能上师范,师范毕业以后能教小学,这就是我一生的志愿”。所以到后来你看哪个地方一个小学校长如何好如何好,如果你问一问,很多都是中师毕业的。到后来我们更加进一步地认识到把师范教育搞好非常重要。


3、中等师范教育是当时落实素质教育最好的教育层次

※ 师范学校的学生追求本领,他要做一个好的老师,要解决道德品质的问题,要有一门比较专业的东西,比如讲会教语文、教数学,比如讲会音乐、美术、体育,他就学这些东西,然后这些东西学完以后他要用。所以我们从这些方面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我们的教育不要去盲目地追求都考清华、北大,只要这个人自身的发展,他是有道德的人,他是有知识的人,他是有本领的人就可以,这就是素质教育。

※ 当时的中等师范学校真正实施了素质教育。我发现很多地方的中师办得好,走到哪个地方,中等师范是办得最好的。所以我们后来就开展了中师标准化建设。所谓“中师”标准化建设,就是制定提出了若干条件,对师范有什么要求:比如讲“一主一辅多能”,对学生要求要会教一门主课,除了会教一门主课外还要会教一门辅课,因为那时候的小学,每个班级并不是所有课程都有专门的老师来教,所以你除了教语文以外,有的时候你还要兼一门数学,这叫“一主一辅多能”,除了教语文、数学以外你还要教唱歌、跳舞、吹喇叭、拉胡琴——“一主一辅多能”。


※ 中师标准化建设开展了五年,就那五年,中师教育就上去了,所以中师成为了各个层次学校里边最好的一个层次。

4、非常赞成建设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

※ 我对中师非常留念。你们(重庆江津)建设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我很赞成。你们办好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有这么高的热情,而且采取了这么很有效的措施,我心里很高兴,因为中师确实有很多宝贵的东西值得我们继承,也值得我们纪念。

※ 中等师范教育的经验,在我们国家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值得留下一笔。我们以后不知道多少年都还可以总结那个时候中师这些宝贵的经验。

为支持中师陈列馆建设,柳斌特地为陈列馆题写了馆名“中国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为陈列馆照壁墙题写了中师教育精神内核——“百年中师,师范百年”。

此外,柳斌还题词评价了中师教育的历史贡献——“中师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教育各个层次中办学最好的一个层次,为中国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建设百年中师陈列馆是一个创举,很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为丰富中师陈列馆馆藏,当天,柳斌还将其著作的《改造我们的教育》《柳斌谈语文》《心航集——柳斌诗词》《题赠墨迹》等书籍、作品捐赠给了中师陈列馆。



柳斌(中)为中师陈列馆捐赠书籍、作品





柳斌(右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总督学;于勤(左一),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基础教育课程》策划部副主任、《基础教育论坛》(中旬刊)主编;秦敏(左二),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建华(右一),重庆市江津区教师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 上一篇 ]:中师那些老照片,与背后的故事

[ 下一篇 ]:光明日报采访报道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