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都师范学校
具有百年历史的山东省益都师范学校,历经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为顺应“废科举、兴学堂”的改革潮流,青州府将具云门书院(亦名青州试院)改称青州府官立师范学堂,1905年开始招生。民国元年(1912年)更名为官立青州府师范学校。1914年,山东省政府将登州、莱州、胶州、武定等师范合并于青州,定名为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5年设立附属小学。1934年,改称山东省立益都师范学校。1937年12月,日寇侵占益都城,部分师生在校长徐轶千率领下南下流亡办学,曾先后到河南许昌、湖北郧阳、四川绵阳,其间,有大批志士走上了抗日前线。1946年,国民党政府在山东省昌乐县境内恢复益都师范。1948年,益都城解放,山东省人民政府设立青州中学师范部。1950年,师范部单独设校,重新以山东省益都师范学校命名,翌年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1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教职工168名,在校生千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