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02-15 09:47:35         浏览数:0

1月21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刊发《中师生:筑就乡村基础教育基石》,此报道为中国金融作协理事,中国散文学会、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金融作协主席罗毅读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维惠新作《我是中师生》的一些感悟。


原文如下:

长篇小说《我是中师生》,是辛丑年里曾维惠为文坛奉献的又一部新作。这位重庆作家,扎根江津区文化馆,笔耕不辍,向读者,特别是小读者们,奉献出一部又一部闪光的精品力作。我以为,她坐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称谓,绝非浪得虚名。

美好的作品,是证明任何一个作家实力的最佳证据。

小说一开篇,便把读者带往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长江之滨白沙镇。在驴溪半岛上的江津师范学校,一群豆蔻年华的初中毕业生,以优异的中考成绩进入津师求学。全书以中师生江月的眼光,打量这一所为基层中小学校培训师资力量的校园里的各色人等。三个学年、六个学期,是中师生们从初中学生转变为合格中小学教员的培养期。作家用一个学期一个章节的架构,聚集江津师范三班45名中师生,娓娓道出43个发生在校园中的小故事,以小见大,微中见阔,比较完整地反映出中师生们从懵懂少年成长为人师的嬗变过程。

在三年的中师生活中,这一群主要来自于乡村的男女少年,天真无邪,茁壮成长。让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刻画出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如一开始就以班干部形象示人的班长吴亚妮,邋遢大王却是小画家的郭东,幽默好动的小虫子刘胜,五音不全但学习成绩第一的刘长发,大大咧咧的室长顾大英,热爱文学写作的李心雨,来自干部家庭的骄娇女柳婷婷,害怕写作课的数学科代表王先强,闷骚型男团支书苏杭,走队列同手同脚的秦岭,故意小偷小摸最终达到退学目的黄芹……中师三班44名同学,男生女生各半,加上后进来的留级生宦德宽,45个青春期的孩子,性格各异,既有温柔温顺的乖娃娃,也有争强好胜的楞头青;既有对读中师心有不甘的小女生,也有立志学知识将来当个好老师的好苗苗。作品塑造的人物众多,有名有姓的三班学生就达到了34人,几乎把班级45名同学全部点了名。这些人物中,有的尽管只出现过一两回,讲过一两句话,或者构建了一个小故事,但都形象逼真,几乎可以让人同生活中的原型对号入座。

在我看来,少年白发的小老头杜大星塑造最为成功。看似老成稳重的小伙子,其实是个内心热烈奔放的青春少年。三年来,杜大星一直与江月同桌,讲话出口成章是他的特点,最后保送上大学,证明大星是个成绩与品行俱佳的才子。正是这位同桌,经常不经意地帮助江月,还悄悄摘取各种树叶制成标本,制作一部独特的相册,赠与江月。而出身乡村,腼腆、害羞的麻花辫姑娘江月,则以手织的围巾答谢。那个年代的现实生活中,少男少女之间产生那种朦胧情愫,不正是通过书信或“小礼物”,来表达心思的么?

在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细节塑造人物故事的过程中,作家不忘对母校江津师范的爱恋,校训、校歌、时刻管束学生的纪律分、个人操行分,不间断地在作品中出现。18位有姓或有名的老师、校长,塑造也相当成功,如三班班主任高修远工作的细致入微、有着神探亨特儿外号的申副校长管教学生且敢于知错认错、宿管老师汪老师拖长声音啊啊啊的提示音、体育老师胡司令、美术老师白青蓝、音乐老师柯韵、文学老师茗野,都是性格鲜明,呼之欲出的人物。正是这些津师教职员工对学生的倾情付出,含辛茹苦教书育人,才培养出如江月、李心雨这些毕业时志愿奔赴山区学校任教的优秀中师生。

三年的中师学习,是中师生们人生的黄金时刻。三年锻造,造就了一批身怀琴棋诗书画、吹拉弹唱跳“绝技”的合格中师生,也为乡村学校输送了一批合格的教育人材。正是因了中师生这个特殊的人才队伍的出现,才筑就了乡村基础教育的基石。这是作品所要讴歌的主题。我以为,江月、杜大星等一代中师生五光十色的学生生活,就是一曲新时期的青春之歌。

当然,作品也有微瑕。如上世纪90年代的农村,已经没有公社一说,文中却出现“公社派人通知”的说法。对黄芹为什么不愿意读中师、入学后故意小偷小摸导致退学、以及退学后的去向,不甚了了。柳婷婷上音乐课时突然晕倒、死亡,几乎没有什么铺垫,来得突兀,死因交待得也不够清楚。当然,瑕不掩瑜,相信作家会笑纳这些小问题,并在今后的创作中更加精益求精。

同时,我武断地认为,《我是中师生》就是作家曾维惠的自传。作者因了种种原因,曾在江津师范求学,毕业后分配至柏林山区任教多年,最终走向儿童文学创作道路并成绩斐然。我想,成为中师生而非大学生、研究生,学历教育层次相对较低,是不是作家心中挥之不去的梗?是不是作家创作这部作品的动因?作为文学作品,已经收获了成功的掌声。在那一批中师生甚至那一代人看来,曾维惠老师的小说,已经彻底地吐露了他们的心声。

(全文完)

原文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微信图片_20220215094142


曾维惠简介:笔名紫藤萝瀑布、雯君,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九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重庆文学院首届签约作家,出版著作160余本。作品曾获冰心儿童图书奖(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三届)、2017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第四届和第五届重庆市文学奖、重庆市第三届巴蜀青年文学奖、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奖、第五届“上海好童书”奖、首届“中国校园文学奖”、首届“长江杯”中国现实主义原创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征集三等奖、第29届浙江树人出版奖、台湾“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推荐奖、台湾“好书大家读”推荐奖等奖项。有多种作品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童书榜”“国家新闻出版署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等。



[ 上一篇 ]:接待服务“不打烊”!春节期间中师陈列馆接待游客超2000人

[ 下一篇 ]:事关每位中师生!重庆这里将打造中师文化研学旅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