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师范学校
安徽省萧县师范学校前身创建于1913年,位于常平仓的乙种师范讲习所,该所1920年改名甲种师范讲习所,所址迁往孔庙(今萧县博物馆),1927年改名萧县县立初级师范,校址迁往萧城镇南仓。1934年易名萧县简易师范,校址迁往萧城上堂子。1938年萧城沦陷,该校坚持在前陈楼、郝集等地办学,1947年又迁回萧城在梅村建校,1951年易名萧县初级师范,校址移至萧城北关即学校今址。1956年增招中师班。1982年该校收归宿县地区教育局直接管辖并改名为安徽省萧县师范学校,由安徽省教育厅定为4年制中师的试点学校之一。学校现有普师17个班,民师3个班,在校学生811人,教职工104人,教师51人,其中高级讲师7人,讲师21人。校园占地105亩。学校1990年成立了教育学会,除在校内开展各学科教研组活动外,并组织有关教师参加安徽省中师各个学科的教研活动,有5人担任省中师各教学研究会理事会理事以上职务,学术研究空气比较活跃。由于萧县“国画之乡”的熏陶,该校师生酷爱书画者颇多,书画既是该校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兴趣小组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近几十年来出现了萧龙士、郑正、薛志耘、阎梓昭、刘继武等在省内外享有盛名的书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