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师范学校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凤鸣书院改设师范传习1班,民国14年(1925),县创办女子简易师范学校,招收女生1班40名,民国16年、20年,县立初级中学均附设有初级师范、高级师范各1班。民国21年,于县城东外凤山寨创办县立乡村师范学校,次年因经费困难并入县立初级中学附设师范班。民国24年起,县立初级中学先后附设高级师范、简易师范各1班。民国29年,大竹专署筹建四川省立大竹师范学校,以渠县卷洞乡梨树寺为校址,招收辖区各县初中毕业生2班86名。同时,开办四川省第十区国民师资训练班(简称“国师班”,于民国30年迁入城区镇)。省立大竹师范从建校至民国38年,3年制中师毕业生1483人,2年制简易师范(初师)毕业生79人。1950年秋,大竹师范学校迁入县城南门内原县女中校址(今址),1962年,渠县、邻水2所师范学校并入,遂停招新生。1964年,应届毕业生199人,招收新生2班90人,学生减少35%。“文化大革命”初期学校停课。1967-1969年,教师先后被调往普通中学。1971年,学校复课,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区、社审查,经县批准”的招生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1983年秋,始行一律招收初中毕业生。1985年底,全校计12个班,在校生610人,教职工8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