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民族师范学校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民族师范学校位于榕江城关东北角隔江而望的车江大坝上。占地30亩,建筑面积7133平方米。学校始建于1958年9月,初名“榕江县初级师范学校”,学制三年。第一届仅招学生两个班共80人,由榕江中学兼管。翌年,学校随榕江与从江两县合并而迁至从江,学生发展到220人。1961年6月,学校迁回榕江。同年9月,与榕江农校合并,校址一定至今。当时学校占地5.5亩,经调整,保留两个初师班,另招一个教师培训班,教职工17人。“文革”中,1967年6月以后停课三年余,于1971年11月复课,始办二年制中师,学校更名为“榕江县中级师范学校”,向榕江、雷山等县招生。1981年9月,从江师范合并到榕江师范,学制由二年改为三年。1984年,学校升格由州教委主管,全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民族师范学校。”1985年黔东南州对13所师范学校进行调整,榕江民师是五所保留学校之一。1984年学校发展为10个教学班,学生439人。为有利于稳定和发展农村教育,1985年后,只招农村考生,不招城镇人口。1986年开始面 向全州 16个县招二年制小学教师进修生。1989年,黔东南州教委改革招生制度,即指标到县,任务到校,面向全州16个县市统一招收普师生。截至1992年8月底,学校共培养初师毕业生360人,中师毕业生1479人,小学教师学历进修及中函生183人。学校现有教职工54人,专职教师34人,其中高级讲师1人,讲师7人,助讲14人。图书室藏书1.1万册,理化实验能开93%。遵循“严格、认真、活泼、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深入改革,学校教育突出师范性和民族性。学校自办《榕师通讯》在全州内同类学校及省州县有关部门中交流。